中國方面稱,這些再教育營是「職業訓練中心」,有助於根除極端主義並培訓新技能。
島上各類活動應有盡有當然,島上的活動有好幾十種,包括陸地上的活動:搭直升機遊海豚島、騎腳踏車或是體驗兩輪平衡車(體重30kg 以上)或是租四輪傳動車。因為媽媽也跟著下去玩了,所以沒有辦法拍照,這部分就要請大家自己去體驗囉。
想要參觀得先在岸上填寫旅客的基本資料,教練細心地幫我們量防寒衣服和蛙腳的尺寸,指導如何帶上浮潛蛙鏡。光是走在海豚島上都覺得是一種享受,天空好藍,沙子很乾淨,空氣清新超級舒服。正是因為這一規定,才保證了參加餵食活動的海豚,不會依賴人類餵食。海豚島其實叫做摩頓島(Moreton Island),是世界第3大沙島,98%的島嶼面積被劃入摩頓島國家公園內,是個非常原始又相當漂亮的島嶼。由於時間的關係每人最多滑2次,所以一定要把握機會啊。
雖然是浮潛,教練還是在船上教導我們如何使用救生圈。除了專人幫我們Check In,還帶我們到房間,而且度假村非常貼心地已經把大行李送到了房間門口。這種生菌製劑需要醫師的處方籤才能取得,因為便祕或拉肚子去醫院求診時,或許就能請醫師開立這種生菌製劑。
腸道細菌大致可分成好菌與壞菌。最推薦的是多吃發酵食品。膳食纖維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可溶於水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讓糞便變得柔軟。大人也一樣,要促進健康,就得重視增加比菲德氏菌的方法。
喝進身體的水無法讓糞便軟化,而是會立刻被腸道吸收。人類可說是與腸道細菌共生共存,所以我們應該更重視住在同一個身體的鄰居才是。
也可花點心思在主食拌入一些膳食纖維,例如選擇葡萄麵包當早餐的麵包或是吃五分白米(將糙米米糠磨掉50%的白米),或在白米拌入燕麥或寒天。而膳食纖維除了會刺激腸道的黏膜,也是糞便的原料,換言之,是於身體無害的天然瀉藥。讓我們攝取適量的飲品,也盡可能多攝取一點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品吧。若想直接攝取活跳跳的比菲德氏菌,則可攝取「洛克飛顆粒(LAC–B)」這種生菌製劑。
一種是單純性便祕(暫時性便祕)。富含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是穀類、蔬菜、豆類與芋薯類。平田醫院會請患者每天撰寫膳食纖維日記,主要的內容是今天攝取了幾公克膳食纖維。牛蒡、洋蔥所含的寡糖是比菲德氏菌的糧食,建議大家積極攝取。
縱使需要攝取水分,牛飲也不是一件好事。反觀喝進身體的水分最多不超過2公升,由此可知消化液的量非常多,連帶證明糞便的水分大多是消化液。
要注意的是透過健康食品的錠劑攝取精製的膳食纖維與一般膳食纖維的情況,因為以這類健康食品攝取時,千萬不能攝取太多。例如味噌、醬油、納豆、醬菜這類常見的食材,或是優酪乳、起士也可以,都有益腸道。
但多喝水,真能讓硬硬的糞便變軟嗎? 答案是令人遺憾的,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有些便祕患者為了讓糞便變軟而大量攝取水分,但還是無法緩解便祕的症狀。只要多吃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品,糞便就能立即變軟。好菌可調整腸道功能、提升免疫力、促進食物消化、合成維生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比菲德氏菌。腸道細菌比組成人體的細胞還要多。另一種是不溶於水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刺激腸管的功效。
大家是否遇過「旅行時上不出來,一回家就解便」的經驗?這就是單純性便祕,也是生活節奏改變,臨時無法排便的症狀。文:平田雅彥 【便祕對策】 ① 一天攝取20 g的膳食纖維 要想緩解便祕,攝取膳食纖維是不二法門,日本人的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應在20 g以上才符合標準(台灣衛福部建議的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35 g)。
過度攝取水分會導致胃酸分泌不足、食欲不振,反而會讓排便的生理節奏變得不規律。之所以會請患者這麼做,是因為要注意自己攝取多少膳食纖維時,就會更積極地攝取。
只要回歸原本的生活,大概都能一如往常地排便,不需要太過擔心。順帶一提,小寶寶的腸道細菌約有91%為比菲德氏菌。
未經醫師診斷亂服瀉藥,很可能讓症狀惡化。從1950年代開始,有一段時期很流行以抗生素殺死細菌,算是以抗生素為主的思維,但現在已是將腸道細菌視為幫手的益生菌思維。另一種是慢性便祕(習慣性便祕)。④ 不要依賴瀉藥 便祕大致可分成兩種型態。
不論水溶性與否,兩者都具有緩解便祕的效果,各攝取一半是最理想的比例。若打算吃沙拉當早餐,則建議做海藻沙拉,會比生菜沙拉攝取更多膳食纖維。
此外,若是因為S型結腸痙攣,導致糞便不易通過的「痙攣性便祕」,服用瀉藥會使腸道更加痙攣,進而引起腹痛或下痢的症狀。假設要攝取20 g的膳食纖維,得吃10~20顆蕃茄或是20根小黃瓜以上,這應該是不太可能達成的任務吧。
將平常使用的鹽換成鹽麴,就能打造有益腸道健康的日常三餐,優酪當然也是保護腸道的經典食品。② 攝取充足的水分 據說一天流入腸道的水分多達12公升,其中光是唾液、胃液、膽汁、胰液、腸液這類消化液就占了約10公升
所以不需要攝取水分嗎?也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比起喝水,更應該「多攝取腸道無法吸收的水分」,也就是攝取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水分。另一陣營的壞菌則會製造氨這類有害物質、降低免疫功能、產生致癌物質,最具代表性的是魏氏桿菌。假設要攝取20 g的膳食纖維,得吃10~20顆蕃茄或是20根小黃瓜以上,這應該是不太可能達成的任務吧。膳食纖維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可溶於水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讓糞便變得柔軟。
另一種是慢性便祕(習慣性便祕)。讓我們攝取適量的飲品,也盡可能多攝取一點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品吧。
這種生菌製劑需要醫師的處方籤才能取得,因為便祕或拉肚子去醫院求診時,或許就能請醫師開立這種生菌製劑。腸道細菌比組成人體的細胞還要多。
只要多吃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品,糞便就能立即變軟。有許多便祕患者不喜歡求診,習慣隨便買點瀉藥解決問題。